初中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市初中教学现状怎样?如何才能对标高考,与高中教学贯通?近日召开的初中升学考试质量分析会公布《包头市年初中升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首次给出旗县区学科基本情况,以翔实的大数据科学分析研判了各旗县区、各学科间差距,再次将初中教学改革的紧迫性提到议事日程。
现状:教学质量不平衡学科发展欠均衡
记者:考试是检验,更应该是诊断,这本厚达页的《包头市年初中升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非常翔实,请您具体解读一下报告的内容。
马立新:年,全市共有71所学校参加初中升学考试,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人。考试试题区分度较好,各分数段上人数分布较合理,其中分以上12人,分以上人,以上人,分以上人,分以上人。
数据显示,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此次考试,除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单科最高分基本达预期。语文、化学的难度系数较低,通过对各小题得分情况分析,语文学科主要是读部分得分率低,化学学科主要是实验探究得分率低。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尤其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加强;化学学科实验探究能力足,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两个学科满分人数较高,均分较低,说明物理、化学学科在学科关键能力培养方面不均衡。
数据显示,各旗其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特别是城区和外五旗县区之间尤为明显。市直属,昆区和青山区九科总分优秀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直属,稀土高新区、昆区和青山区九科总分良好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直属,高新区,昆区和青山区总分及格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九科总分低分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白云矿区、达茂旗、固阳县、石拐矿区、土右旗。数据显示十个旗具区之间总分各率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总分均分最高相差分,总分及格率最高相差32个百分点,十个旗县区中,石拐区参考人数不足百人,总分均分不到分,说明教学质量堪忧。外五旗县区低分率均在50%左右,说明教学质量整体偏低。
目标:加强学科素养贯通初高中教学
记者:此次公布的《报告》堪比高中质量分析报告,发布这样的一份沉甸甸的报告,有何重要意义?
马立新:此次初中升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是我市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报告,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考试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是评估学校教学质量、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和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记者:请您具体谈一谈。
马立新:从年开始,我们开始对标高考,在中考中加大了学科素养考核的比重。年的中考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我们传统的初中课堂,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好老师的标准就是清楚讲解知识点。要知道,知识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在教学中,老师还应当帮助学生调用知识、思维方法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这是高考的要求,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去年,中考成绩出来后,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反映题太难。难吗?不难,如果切实按照课程标准授课,改变我们的传统课堂,应付这样的素养考核是不成问题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基本延续去年的做法,试题均以情境为载体,结合不同学科特点,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难、中、易按照2∶5∶3比例进行命题。在试题整体难度与年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各高分段人数及占比均较年有明显提升,普通高中市四区、稀土高新区和外五旗县区最低控制线也比年略高,说明各地区、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重视基于数据诊断的复习备考工作,同时也说明疫情期间全市线上、线下授课工作科学、有效,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于教学的影响,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开始显现。
年中考,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学科素养考核的比重,倒逼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各学科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这样,初、高中的教学贯通后,对于整个地区教育水平的再提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强力推进教改建设教研基地
记者:如您所讲,初中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但传统模式的转变并非易事儿,从全市的层面讲,我们有何建议?
马立新:首先我们建议学校要加强课程标准的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我们发现,对于新课标,许多老师备课时,只是全文抄录,但从不作深入思考。实际上,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年,我市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停止编制考试说明,各学科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因此,各地区、各学校组织教师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把握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部分的相互关系,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校要结合具体教研活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和课堂生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重点,践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
要加强单元授课研究。各学科在组织教学时要依据课程标准,以学生获得结构化知识为目标搭建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大力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各校教研组,备课组要把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落实学科核心养作为一项常规教研任务来抓,以应用“教-学-评”一致性有效教学技术为突破口,切实落实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学校要加强教学业务管理,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各学校要帮助教师明确集体教研活动的要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进行学习。
还要加强对考试评价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各地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初中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工作,认真查找各学科在“教”与“学”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教”与“学”方面找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益。加强对数据分析的研究。各地区、各学校要重视各类考试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并结合数据对考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结合分析反馈找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锁定目标,精准发力,细化教学管理,抓好教学常规,不断改进教学。
记者:您曾说过,“教-学-评”一致性有效教学是个技术活,掌握须假以时日,传统课堂的转变非常之难,从全市的层面讲,目前,我们有何积极的对策?
马立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关键在人,在初中校教师的整体成长。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我们将借鉴高中校经验,在初中校尽快建立学科教研基地,积极发挥基地的教研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加快初中校教改。同时,加大初中校学科带头人评比力度,鼓励初中校老师专业成长。
转自
《包头教育》报
编辑
赵旭、郭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